5月31日,在宜春市區至袁州區金瑞鎮的一輛公交中巴車上,一名歹徒將5名乘客砍傷,當歹徒繼續舉刀要傷及更多乘客時,高三男生柳艷兵不顧自身被砍劇痛,上前奪下歹徒手中的刀。事發後,他與另一名同學被送醫院救治,兩人因傷情嚴重,無法參加7日的高考(6月6日人民網)。
  對於保送見義勇為少年上大學的建議,網友們分為立場鮮明的兩派:支持者認為,好人應該有好報,因見義勇為保送上大學有先例可循,而且還上的都是名牌大學;反對者則稱,見義勇為和上大學是兩回事,如果因為見義勇為就能上名牌大學並不公平,甚至不排除有人“創造”見義勇為機會的可能。
  兩種觀點其實都對。我們不能讓見義勇為的少年因為自己的義舉而失去考大學、上大學的機會,我們也不能因此而傷害社會公平,甚至讓有些人鑽了空子。我們應該尋找一個科學的、可操作的方式,既讓見義勇為的好少年有學可上,又不違反大學招生以學業水平取才的原則。
  比如,給見義勇為的學生一次補考機會就是辦法之一。我們知道,每年的高考都會準備一套和正式試卷難度水平等各方面都基本相當的備用捲,以備在試卷泄密等特殊情況下啟用。一般情況下,高考結束之後備用捲就會作廢。有關部門不妨在見義勇為的孩子傷好之後,啟用備用捲為他們組織一次補考,並將成績作為高考分數參加高校的錄取。
  如果啟用備用捲不容易操作,教育部門也可以根據學生平時的會考及各種統考成績計算出其學業水平,並根據排名換算出當年的高考分數,然後據此推薦他們上相應的大學。總的來說,學生的高考成績不會和平時成績相差太遠,這種換算方法也比較科學。考慮到因受傷原因導致的複習不充分等因素,也可以進行適當加分。
  在何為的小說《第二次考試》中,聲樂專家蘇林最終錄取了因救災影響嗓音覆試表現不佳的陳伊玲,不僅是因為她幫助安置災民的舉動,更是因為她初試成績極其優異。如果把所有參與救災的人都錄取進來,那顯然是荒唐的。同樣,對於見義勇為的學生來講,見義勇為的行為也不能就直接代替學業水平的考核。
  中國太大,每年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我們應該形成一個有章可循的規則,而不能總是陷入媒體推動、全民熱議的怪圈。好人當然應該有好報,但也不應該報起來不著邊際,動不動就讓其上名牌大學。給見義勇為的學生一次補考的機會,或許是一個各方都能夠接受的方案。
  (河北 劉昌海)  (原標題:不妨給見義勇為的學生一次補考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f32kfemx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